top of page

儲蓄互助社的未來?未來的儲蓄互助社!

撰文| 薛偉廷 @2023 儲蓄互助社雜誌 第131期


今年十月五日,當東華與逢甲兩校儲互社青年相聚時,透過交流分享了各社的社刊,過程中觀察到了到數個儲蓄互助社的總股金、社員數皆有下降的趨勢,我們明白「社員結構老化」、「社員數下降」、「總股金減少」等皆是老調重彈的問題,卻令人很難不擔憂儲蓄互助社的未來會是逐漸凋零?抑或是重現榮景、大鳴大放?


倡議後的反思:何以不入儲互社?

近年東華校園儲蓄互助社除了接應東華校園的青年學子,也持續在對外進行倡議。然而,當各地青年學子有意加入儲蓄互助社時,卻發現網路上各單位社的資訊極為有限,當我們找不到各社的共同關係、入社辦法及放款辦法等資訊時,很多時候也就失去引薦年輕朋友加入儲互社的機會,當下我們往往連該推薦朋友應加入哪一個儲互社?其是否能加入?加入的條件為何?以及是否有符合其需求的貸款專案等都不清楚。這樣的經驗凸顯了資訊封閉造成青年不易接觸與加入儲互社的困境,進一步地也使我們期待能有一個全國儲互社共同關係地圖的網站,除了各社的位置,更可附註共同關係、放款辦法連結,甚至是財報資訊等,並且運用地圖的視覺化標註出各地域、職域、社團、社區與校園等型態的儲互社,讓全國儲互社夥伴對於各社的範疇及共同關係有所掌握。因現行網站非共同關係地圖,亦缺乏相關資訊而不易查詢,我們期待當聯絡資訊、共同關係與放款辦法等資訊能夠透明共享,將可促進各社交流與參考,若有各地的青年學子想加入時,才能更迅速且容易搜尋到相關資訊。


近年,東華校園社在倡議過程遭遇的另一個困難,則是因為大學生普遍介於18歲至22歲,但現行儲蓄互助社的理監事選舉門檻為23歲,以致青年們即使加入卻無法參選理監事去學習如何治理儲蓄互助社。雖然我們嘗試以教育委員的身分去回應青年參與的期望,然而對青年社員來說,20歲已成年(編者按:民法成年年紀已下修為18歲,並於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卻無法參選理監事,這樣的參選門檻無疑是一種排除,有些青年更因而放棄加入儲互社。目前全球各國儲蓄互助社選任年齡限制普遍介於18~21歲,香港更透過法條授權使未成年社員得以與儲蓄互助社合法締約、簽立文件等,而我國現行儲蓄互助社理監事的23歲選任門檻相比確實過於嚴苛,若學生於大學階段便無法參與,我們怎能期待其畢業開始工作後還會有意願加入?選任年齡的限制不利吸引青年加入儲蓄互助社,幸而今年初協會理事長李春風女士到訪東華校園社時,便表示協會正著手下修選任年齡,期許藉此提升年輕世代的參與,為儲互社引入新血!在此,東華校園社特別感謝儲蓄互助協會的相挺,期許在不久的未來能有更多的青年生力軍加入儲蓄互助社運動!


儲蓄互助社的發展與潛在機會

近年在疫情的阻隔,使得實體聚會不易,也促使儲互社社務的運作隨之調整,本社幹部曾撰文說明我們並非支持儲蓄互助社全面「數位化」,基於各單位社的社員結構、屬性不同等,應該要得以各自發展不同的工具去改善社務的運作,因此持續地「優化」方為我們所主張的策略。在前述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各單位社間需要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學習,彼此借鏡各自的社務優化經驗與工具,像是逢甲團隊、光復儲蓄互助社等都有優質的Instagram經營值得學習。因緣際會下我們也發現了《儲蓄互助社辦理觀摩考察聯誼活動實施要點》,各單位社可以從協會發布的法規彙編進行查閱,感謝協會願意支持推動各社的觀摩考察,也期許東華校園社未來有機會能與各單位社相互觀摩、請益。


日前東華校園社的幹部參與討論新型態儲蓄互助社的成立,是規劃以法人為主體的儲蓄互助社,基於許多的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組織,時常在籌措標案的標金或執行計畫的墊付上,遭遇資金周轉的困難,進而導致放棄標案或後續營運困難,因此有夥伴向東華校園社的幹部聯繫,共同討論如何成立以法人為主體的儲蓄互助社。原本該專案已著手動員要成立近半年了,然而近期卻聽聞該專案已中止,就目前所知中止原因很多,但其中有個問題便是法人社員的貸款程序繁複,這點本社也曾在貸款給法人社員時發現,當時被派來申辦的代表亦曾明示程序的繁複讓他們未來不會想再次申貸。我們很重視上述法人社員的案例,因為儲蓄互助社若要讓社會更認識,勢必要發揮其社會影響力,然而參與及貸款的門檻已造成法人社員的卻步,形同壓抑社間合作的可能,減少外部協力與曝光的機會。我們知道這些年不少單位社的放貸狀況不理想,若能接應法人社員的貸款需求,不僅能擴大儲蓄互助社的社會影響力,亦可替單位社帶來長期、大額的貸款申請案,在提升放貸金額的同時,強化單位社的財務韌性。雖然,以法人社員為主體的儲互社最終未能成立,然而,我們仍期待各單位社能夠發揮自助互助的精神,嘗試開展多元的社間合作。


儲蓄互助社的未來?未來的儲蓄互助社!

本文以「儲蓄互助社的未來?未來的儲蓄互助社!」為題,不僅希冀扭轉對儲蓄互助社未來的悲觀想像,更期盼能觸發對於未來的儲蓄互助社有各種想像!筆者想像中儲蓄互助社的未來是與各合作社及非營利組織協力,成為社會安全網的堅強後盾,並且有許多青年參與其中,使金融素養及互助精神得以持續地向下扎根。對未來的儲蓄互助社的想像則是可以有更多元型態的儲蓄互助社誕生,除了以法人為主體的型態,也期待有其他型態的儲互社能成立,像是以同好、產業,甚至身分(如新移民)等都有可能。未來的儲蓄互助社在社務運作上,除了持續地優化、數位化,也能開辦更多元、更便利的服務,像是香港跟美國有儲蓄互助社發行金融卡,愛爾蘭則有儲互社開發手機App等。我國的儲蓄互助社由於專法的授權,獨立於傳統金融體系之外,只要符合《儲蓄互助社法》的規範,在金融創新上便不受限於既有的金融法規,法制上的自主空間便是儲蓄互助社當今最大的潛力。


東華校園社致力持續推動金融素養、合作教育及校園培力,在我們陪伴逢甲團隊進行組織動員時候,發現要成立儲蓄互助社的門檻不低,當校園能量不足以成立儲互社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由在地的儲互社來接應學生青年,在東華與逢甲團隊共同討論時,我們清楚地知道校園社的族群特性與需求有別於其他單位社,因此無論是成立校園社或成立分社,皆要思考如何為學生、青年族群發聲,讓青年學子即使採取不同模式的加入,其需求仍能被儲互社接應。當然,若成立校園社,不僅能透過學生社員的直接投入與激盪,掌握到學生族群的需求與期待,更因為長期深耕校園場域而能更容易地接觸青年學子,從而拓展儲蓄互助社的教育推廣,因此很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校園社或校園分社的成立!


儲蓄互助社的社會責任

近年,金融詐騙事件頻傳、非法放貸持續猖獗,尤其基於資訊落差跟防範意識的匱乏,許多詐騙集團更是專門鎖定長輩或青年學子,也因此儘管儲蓄互助社並非執法機關,但我們認為儲互社在此議題上仍能盡一份心力,共同參與到金融素養的培力行動中,為社員們培養面對詐騙的應對能力,守護社員們經年累月所努力積蓄的財富。東華校園社近年從信用卡、網路高利貸等,關注到通訊詐騙、龐氏騙局等議題,未來也將持續建立金融素養培力的教案與工作坊,若各單位社的夥伴有興趣參與,或有相關的經驗與資源都歡迎與我們一同交流、分享。


近年無論是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或是分別強調「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儲互社都有可著力的空間,除了普惠金融我們亦可思考如何支持與推動各項議題,發展出屬於儲蓄互助社的立場與主張,例如:食安、海廢與健康等議題,我們相信很多單位社都有所關注與投入,又像是東華校園社近期已開始著墨如何面對貧窮的議題,如何藉由議題的參與進而實踐儲蓄互助社的社會責任,使得社會更加認識儲互社將是我們須積極面對的課題,也希望我們的行動能為儲互社的大鳴大放埋下希望的種子。

38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