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李夷 @2024 秋穗
臺灣經濟學者吳聰敏於2023年2月出版《台灣經濟四百年》一書,該書自17世紀論起,以經濟活動的角度詮釋臺灣的長時段發展軌跡。在這本深入淺出的經濟史著作中,作者亦對當代臺灣提出許多具洞見的專業見解。其中,吳聰敏在第27章針對臺灣央行管制匯率的思考,十分值得我們一齊探討。
在《台灣經濟四百年》的第27章匯率操縱國中,吳聰敏認為臺灣央行在1978年取消由央行直接規定匯率後,仍長期干預匯率,而非完全轉為由市場決定匯率,這項延續多年的政策造成不少負面後果。以下是他的主要論點。
央行干預新臺幣匯率以求阻止應升值的新臺幣不升值,將有利於臺灣市場將商品出口國外,卻不利於外國商品進入臺灣。而臺灣商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美國難以接受如此貿易逆差的情況(即臺灣在賣很多東西給美國的同時,沒有從美國買那麼多東西),因此與臺灣進行貿易與匯率談判,要求臺灣央行使新臺幣匯率回歸市場機制(即讓新臺幣升值),以緩解貿易逆差問題。
臺灣央行雖接受使新臺幣升值的談判結果,卻仍長期以「進入市場購買美元」的方式,使市場上的美元價格上升,而美元在國際市場中價格上升,將讓新臺幣的貶值,因而可以達到減緩新臺幣升值的效果。
為了進行上述計畫,臺灣央行必須在國際市場購買大量美元。根據吳聰敏的整理,臺灣央行在1986—1987年與美國財政部完成談判之初,分別增加了1980百萬美元與2537百萬美元的國外資產,這一天文數字正反映出臺灣央行減緩新臺幣升值的行動。
在上述計畫中,臺灣央行在減緩新臺幣升值以保持商品出口優勢的同時,還購買了大量美元,看似是很精明的策略,但吳聰敏以四個負面後果提醒我們這個策略的弊病。首先,臺灣央行長期干涉匯率的策略,為臺灣廠商創造了一個缺乏產業升級誘因的環境;其次,為維持減緩新臺幣升值的計劃,臺灣央行必須購入大量美元並壓低國內利率,但臺灣央行進行以上兩操作的成本都是由臺灣人共同承擔;其三,臺灣央行購入大量美元雖使其帳面資產金玉其外且收穫不少來自國外的利息收入,但臺灣央行同時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匯兌評價損失。簡而言之,當臺灣央行在明知新臺幣還有升值空間時,為減緩新臺幣升值而以較低的匯率購買美元,將使這些美元在新臺幣逐步升值的未來換回新臺幣時,出現不小的損失,且此損失的程度還會因為市場感知到新臺幣具有升值空間而購入後愈發加劇,因為愈多人購買新臺幣,臺灣央行就需要購入更多美元以求維持計畫;其四,在臺灣央行壓低利率的背景下,臺灣的股市與房市都出現泡沫問題,其中尤以房價飆漲使普通人深受其害。
以上便是吳聰敏在《台灣經濟四百年》中對臺灣央行進行匯率管控的主要看法,他認為「對市場抱持管制態度」且「過於注重帳面結餘」,是臺灣央行長期以上述行動消耗臺灣人民資產的主因,而我們也將被迫接受歷史遺留的負債。
總而言之,吳聰敏在文章中點出了他對「臺灣有很多美元資產」這一籠統訊息的專業分析,而他認為這一延續多年的政策埋葬了大量民脂民膏的意見也很具有啟發性,有助於顛覆非經濟專業人士對常識的詮釋方式與認識角度。在此也推薦各位社員親自閱讀吳聰敏的《台灣經濟四百年》原文。
Comments